我是愛分享的人﹐但遇上有傳教士精神的大聯大控股永續長﹑友尚集團曾國棟董事長(以下稱”KD”)﹐也得往後排。在產業界「出道」超過40年的KD﹐從1999年開始著手整理經營管理的心得﹐累積達60萬字﹐龐大的資料經過分門別類後﹐除了在友尚作為員工訓練教材﹐也結集成冊出版。有大前輩的實戰經驗和智慧心法﹐為茫茫職海中工作者和管理者指引﹐必能省去很多糾結和摸索的冤枉路。
去年勤誠五個部門共讀所寫的《工作者》﹐也榮幸邀請到他分享﹐今年他再接再厲出版新書《關鍵決勝力-董事長給職場人的50個管理思維與工作眉角》﹐內容如同書名﹐以他最擅長的講故事的方式﹐從經營管理﹑人才組織﹑創新服務﹑職場觀念及態度﹑職場技能五大面向﹐帶領讀者們全面審視工作思維﹐學習轉念﹐為團隊和職涯作出決勝策略。
五月中旬收到訂購的書﹐迫不急待開箱分享給業務﹑研發﹑經營分析﹑人資單位的中生代及新生代管理職﹐並由他們在台北總部和嘉義廠發起讀書會﹐這也是KD最推薦的閱讀方式﹐這篇琪愛除了我自己在讀後挑選三篇抒發有感外﹐也分享勤誠同仁的讀書會書摘(心智圖)及心得﹐以感謝KD不留一手的傾囊相授﹐為大家在工作型態不斷變動的後疫情時代注入啟發﹐破解迷惘﹐借巨人的肩膀把眼光放遠﹐行事通透。
鬼佛一如﹐
領導者需要紀律與關懷兼顧
KD有次拜訪一家傳承三代的大企業﹐企業負責人的辦公室擺著尊木雕﹐一邊像佛﹐一邊像鬼﹐旁邊牆上還掛了幅書法寫著: 「鬼佛一如」﹐這句話被這個家族三代奉此為座右銘。KD好奇詢問﹐得知藝品來自日本﹐象徵經營者需要因時因地扮演這兩種角色。
帶人比做事還難﹐是許多管理者的煩惱﹐KD將鬼佛的比喻放在經營上﹐取「恩威並施」四個字。對事情的交辦要嚴格要求﹐如鬼一樣;對同仁的照顧則如佛心﹐與之同樂。
也就是說﹐要做鬼還是當佛﹐端看時機與場合拿捏有度﹐若能再加上「賞罰分明」的原則﹐就能做到鬼佛一如。「平常生活中我們跟人不要太計較﹐可是碰到KPI﹐一定要錙銖必較。」﹐「獎賞要按規定﹐不可馬虎﹐否則未來訂目標﹐大家不會當真﹐螺絲也容易鬆掉」。
尤其當員工犯錯時﹐不要就覺得算了﹐不去講﹐以為自己很寬容﹐其實在縱容;也不要當著人前就厲聲指責﹐傷害對方自尊也打擊士氣﹐而是以指導的心態私下與對方說﹐該指出的錯誤都要講清楚﹐但態度溫和﹑真誠﹑無私。這點我自己很有感觸﹐如KD所言﹐同樣是無私指導﹐有人會解讀成倒楣被念﹐有人則感激受教﹐這就是所謂的「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點不點的通﹐能不能正面思維﹐不妨也可作為用人的考核之一。
掌握黃金時機﹐效益大不同
KD打高爾夫球時發現﹐桿弟總是對其中二位球友特別周到﹐明明大家都會給小費﹐也不會有人給的特別多﹐為何桿弟的服務會有所不同呢?原來在開球前﹐桿弟剛剛開高球車出來的時候﹐這二位球友就會給小費﹐比起一般人都是事後才給﹐會不會給﹑給多給少﹐桿弟不會預先知道﹐也因此對於把花插在前頭的人﹐服務自然用心。
同一件事情會因做的時機不同﹐收到不一樣的效果。職場上的升遷或加薪﹐很多主管習慣等到某個時機才跟當事人說﹐但事實上掌握時機及早通知才有效果﹐尤其對獲得升遷者有些勉勵或提醒的話﹐若能在人事公布前就告知﹐對方會更上心﹐也更能提振士氣;反之﹐對沒有獲得升遷加薪者﹐也要在公布前先與對方說明原因﹐表達尊重﹐以避免因誤會情緒而起的連鎖反應。
同樣道理﹐節慶送禮也要提前﹐以免和大家積在同一時間﹐效果打折扣;代表公司去談判或提案前﹐應先找主管開一場完整的會前會﹐取得應有的授權﹐才能跟客戶當場決定﹐以免來返未決﹐夜長夢多…這個觀念能運用的範圍很廣﹐不只在工作上﹐把握「做事把握時機﹐爭取最大效益」的心法﹐可以讓我們在處事上事半功倍。
成功者善用正面思考力量﹐
不找藉口﹐只找方法
有支地方球隊雖然取得資格參加省級比賽﹐卻因為自身的不足﹐像是訓練時間不夠﹑水準參差﹑沒有球星…﹐而感到畏戰﹐跟教練反應希望就此退出比賽。教練不但不接受﹐還要他們以正面思考的方式重新想過再來討論﹐經過思考轉念﹐大家產生了全然不同的想法﹐他們珍惜有這麼好的機會參加比賽﹐要是得獎就可以上電視;沒有球星但很團結﹑新人很有幹勁…靠著正面思考的力量和訓練﹐果然破繭而出取得勝利!
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常常聽到﹐很多人疑惑:「態度指的到底是什麼?」KD從上述故事和自身經驗指出﹐態度就是正面思考﹐先想正面﹐就覺得機會多﹐激勵團隊使命必達;先想負面﹐就會越想越怕﹐打退堂鼓。而正面思考是可以通過練習達到內建﹐「吾信其可行﹐則千方百計;信其不可行﹐則千難萬難」﹐可行與不可行﹐往往不是事情本身來決定﹐而是人的心念。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才找藉口。」KD提醒﹐與其說一堆做不到的理由﹐不如告訴主管你打算怎樣採取行動去突破現況﹐譬如:你已經做了哪些事情來改善?你需要什麼樣的協助以便達成目標?如此的話﹐主管才知道要如何支援和調整﹐幫助你一起打贏勝仗﹐即使最終任務無法達成﹐也坦然於心﹐並獲得理解。很多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難﹐練習用正面思考驅逐惰性和恐懼﹐久而久之﹐人生格局也會變得更廣闊。
﹝讀書會心得﹞ <<關鍵決勝力>>中的創新
“創新無界限,不只是產品而已”,舉凡內部作業流程改善、研發流程優化、驗證流程自動化,又或是解決客戶的痛點問題,都是一種創新!
但,如何促使創意的激發,使其激盪出創新?
對內可透過仔細審視工作流程,找出可改善的步驟,或是錯誤的環節,並對其進行修正,且秉持”創新不分上下,應製造機會,人人腦力激盪,不忽略基層創意”為原則,或許能在這個過程中,發掘符合成本,卻又具有實質效益的改善方案。
如同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故事 : <空肥皂盒的故事>,高階主管、研發人員皆認真的檢討出貨時會有單包裝沒商品的肥皂盒寄送到客戶手頭,於是發想出購買精密儀器並增設在產線中進行檢驗。爾後卻有基層員工提出只要一支大電扇,就能夠把空盒子吹走的想法。或許這方法聽起來不盡專業,但這種跳脫框架思考的答案,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之於勤誠,於產品開發過程中各單位的群策群力,與內部流程改善時抱持的虛懷若谷,使得產品可以日益完善。秉持”員工皆如水”,”方能融萬物”的精神,是我們激發同仁們創新因子的關鍵,適時鼓勵同仁提出建議,適用則採納之,使其成為同仁創新的原動力。如機構研發融入後端單位的使用者經驗與導向、驗證自動化方案採納、產線自動化流程改善等,都是很好的實質案例。我想勤誠一直以來都在突破現有框架,創造高勝率的創新! (by 勤誠讀書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