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鍊智慧,活在當下-訪石曜堂博士

by 陳美琪
1715 views

初見石曜堂博士是在7/19的天下論壇午宴上,博士挺拔健朗,行儀有如歐洲紳士般優雅,幾句簡單交談,除了驚訝於他那與外表不相符的80歲高齡,更對他「學習、修鍊、利他」的價值觀留下深刻印象。

出於景仰,我和同仁們在網路上搜尋了他的資料並製作成心智圖,赫然發現他是雲林同鄉,且人生閱歷相當豐富,便提筆邀約,於9/17前去拜會。

走進石博士的辦公室,整面書牆很是吸睛,書籍主題涵蓋廣泛,分類擺放齊整,透露出主人熱愛閱讀和多方探索的特質。博士氣色紅潤,儒雅依然,剛見面便遞上印有以「活在當下」為題的精緻書籤贈與我們,這是博士所撰之文,文詞溫暖深意,他囑咐我們當細讀思量,必能有所受用,博士的待客之道極為用心。

珍視生命價值,醫者之心為他人植樹

石博士是雲林斗南石龜溪人,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開業醫師,所以家中經常聚集人們交流,父親行醫視病如親,有時遇到需轉診的病患,會親自陪病人去就醫才肯放心;母親亦為純良之人,對窮苦的病人,非但不收錢,還提供飯菜令其溫飽,雙親的身教薰陶出石博士樂於分享的性格。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因肝癌過世,辭世時握著他的手,囑咐要種樹給別人乘涼,這句話就此深印在他的心中,影響至今。

就讀國防醫學院時,借閱了「國家發展與健康照護」一書,這是極少學生會有興趣閱讀的書籍,因而受到了師長鼓勵,就此開啟投入公共衛生領域的契機,一路攻讀至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公共衛生博士學位;負笈歸來,除在國防醫學院任教外,也曾任衛生署副署長、省衛生處處長、全民健保監委會主委等職,現屆高齡,仍持續投入教學與政策建言。

拜訪這天,他多次言及醫療照護需要注入變革創新,為病人解除病痛並不代表能照顧其健康,病人隨之可能面對長期慢性疾病、負債或其他心理問題,健全的健康照護體系,應將病人的「健康福祉」視為核心,營造出身、心、靈皆能呵護的療癒環境。

語調雖緩,但完全能感受到其對病者的同理心及對生命價值的珍視。而對於教學,更顯熱忱,「雖然明天才要上課,但我現在就開始期待聽到同學們的反饋和與他們的討論。」博士臉上堆滿笑意。

自律覺察,活在當下享受幸福

如前所言,博士的外表與年齡很不相符,問他養生之道,他回:「就你們心智圖上寫的那三樣-量體重、三溫暖、伏地挺身。」

十多年前,心肌梗塞和左眼視障二場患病為他帶來體悟,他向女兒表達了身為公共衛生博士卻未能善盡健康照護的慚愧,自此便身體力行的「追尋健康」及「經營人生」。他說:「我無需忌口,每天磅體重,長年維持在72~73公斤,昨天是不是吃了什麼,今天該如何調整,自己都知道。」如此自律,真真應了他所言的「時時戒慎,保持覺察」,叫人佩服。

至於「活在當下」又該如何做到呢?他說明,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剎那,無論喜悅還是哀傷,都是有意義的,「在手中,我們擁有今天;在夢中,我們擁有明天;在信念裡,我們擁有永遠。」,當全心全意於所屬的那個當下,你所經驗的便是一個深具意義,絕不枉費的剎那,也唯有活在當下,才能感受到幸福。

我聞言再問:「什麼讓您最感到幸福?」,博士毫無遲疑地答:「每天洗完澡,坐在書房裡看書,太太為我端上一杯熱飲,這就是我的幸福。」

他答的這般輕輕柔柔,好似垂手可得,但事實上是洗鍊了一輩子才悟出的智慧啊,幸福原來不難,皆繫於我們的心念與行為。

博士說善念是不能強迫推銷,必須要能讓人感動才能進而改變,這話說至我心坎,這些年耕耘公益及設立『琪愛分享』平台,皆為了凝聚感動,累積改變的力量。與博士的這場拜會,餘味日新,博士之言字字珠璣,只可惜篇幅有限,而我也還得再多些咀嚼體會,我很期望能夠邀請他到勤誠來作演講,相信必能為同仁們啟發思維,屆時也會再撰文分享給所有琪愛之友們,共享智慧之語。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