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賢二,與獻給永恆的藝術園區

by 陳美琪
75 views

「我始終相信,藝術可以淨化人心。」

是江賢二老師終其一生的信念,也是現今和未來世界最需要的力量。他將之鑄成鐵,醒目的放在新落成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入口。

這座園區,以藝術家及妻子的無私大願並捐贈土地做為夢想的基石,凝聚島嶼上的人們,從岸邊坡上的鐵皮屋畫室,在天空與大海的見證下,展開了一場偉大的變身。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光陰引路,一念到底

2022年10月,琪愛以《藝術﹑建築﹑藍色太平洋與江賢二》(點連結閱讀)為題,紀錄江賢二藝術園區歷經10多年籌畫、挺過疫情後的首次亮相。

當時結合台東美術館的個展,園區內僅第一展覽館 (信義館) 和第二展覽館 (勤誠館)率先開幕,其餘區域都還在工程狀態。儘管,那趟旅程短暫而侷限,自此後這座與太平洋相望的清水模建築,不時從記憶爬上了眼底,但凡聽到關於它的一丁點進展,都讓人雀躍許久。

耐心等待的第29個月,終於一封清水模灰的信封捎來了心心念念的消息,裏頭有一幀明信片,畫面是江賢二老師鍾愛的靜池向海,底下寫著:「江賢二藝術園區3/15正式開幕」。

攝影 : 琪愛分享

時間回溯至2020年4月16日午後,那時Maggi剛開完江賢二文化基金會的線上董事會,火速步出辦公室走向我們。她的眼神發亮、雙手交握,模樣就像剛參加完比賽的選手,亢奮和緊張還在體內交竄,看來有「大事」發生了。

「決定了嗎?」起身迎問。

「決定了!」她點點頭,緩了一口氣,才讓笑容綻放開來。「做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但我覺得應該做,這會是四十歲的勤誠,為社會留下的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她堅定地說。

勤誠參與的拍板一刻,彼時情景記憶猶新,但距離園區開幕,時光已足足堆砌了5年,非常不容易的這5年。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願有多大,力就多大

地處偏遠、疫情停擺、物料飛漲、嚴重缺工、流程繁雜…,再加上美術館的興建是多線的理性與感性交融,難度更勝一般工程,種種因素的疊加,所需的經費早就遠遠超出2020年時由園區的共同發起人-公益平台嚴長壽總裁出面向企業的募款,這些年不斷追加預算,甚至超過翻倍,但不思議的是,當初挺身贊助興建園區建築群的六間企業及企業家,沒有人退出!

因為企業家們從自己走過的路,深刻理解江老師和嚴總裁在做的事情有多難,所以一個人的堅持,又變成了一群人的不放棄,也應了嚴總裁的始終相信:「願有多大,匯聚的力量就有多大。」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經歷了缺工、缺錢,但從不缺「人」。

江賢二老師日以繼夜地身心投入、嚴總裁佈道似的堅持前行,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贊助者、收藏家、志工群的傾力相助,共同成就出台灣東岸首座國際級的藝術園區,大自然、建築工藝與藝術之美,三者相遇、交鋒而輝映,這座園區本身就是江賢二老師畢生最大、也最完整的創作。而他一生涵蓋各個創作階段最精華的作品,也將永久收藏於此,公開與世人分享。

終於在3月8日迎來開幕,金樽海岸貴客如梭。Maggi和Leon受邀聯袂出席,在以「勤誠館」命名的第二展覽室前留下合影,感謝他們在5年前的一個決定,讓勤誠能夠參與這件盛大而影響深遠的美好,全體同仁與有榮焉。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一物一景,皆由心生

園區正式開放前,琪愛走了一趟東行,行李是等待多年後的如願以償。

車子在接近金樽漁港時迴轉,然後徒步上坡。抬眼是山景翠綠,回望則是金樽幻藍,這段介於山與海之間的數分鐘路程,訪客無一例外,眼睛比雙腳還忙,不斷重複著緩行和回首。

至入口處,右手邊是已先開幕的信義館和勤誠館,至此,2022年到訪的記憶還管用,再上坡,則是全新落成的建物群。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順著清水模走上階梯,只一棟建築(承翰館),就劃破了好山好水的沉醉,「藝術」撲面而來。

眼前是未曾見過的建築形體與色澤,宛如橫空出世的萬年巨礦,高聳的銅褐色遮蔽了大半藍天背景,原型來自江老師的雕塑作品《13.5坪》,材質則是不畏時間洗鍊的耐候鋼。帥氣,通常不是用來形容建築,但它確實是,用頂天立地的姿態,宣告從此與台東的山、海一起永恆。

記憶已被驚艷覆蓋,此行好比初訪,在江賢二藝術園區展開全新的探索與感動。

下: 恭源接待中心 上: 承翰館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上: 筑弘亭會館
攝影 : 琪愛分享

聳向青空: 承翰館

外牆27公尺高,是《13.5坪》的20倍放大版,沒有直角的前衛造型,是江老師對於空間的想像,存在腦中早已數年,建築師林友寒勇敢接下挑戰,並以此誕生出整個園區的建築概念,同時也作為品牌logo。

耐候鋼會因風雨日曬蝕鏽出不同深淺紋路,時間感直接刻劃在表面上,正是江老師想要的呈現,「和人一樣啊,該醜的時候就醜,該腐蝕的時候也自然會腐蝕。」他的生命哲學也反映在館藏中的作品,橫跨五六十年新舊並陳,有些老作品局部斑駁了,但他不打算修復,就讓這份歲月造成的不完美,沉澱出更耐人尋味的另一種美。

攝影 : 琪愛分享

承翰館(第三展覽廳)以「精神性與希望」作為展覽主題,展示其對藝術的極致追尋和對生命本質的探問。入口是2023年重新詮釋的《百年廟》,巨幅尺寸貫穿兩個樓面,與同一空間裡1999年的《百年廟》系列相映,畫上的燭火微光依舊虔誠,然藝術家從舊作悟成新創的旅程,有轉身即菩提的豁然。

尖塔式的屋頂,一道三角形的缺口,留給天光灑落,恰巧在《比西里岸之夢15-03》的浪上,如夢似幻的暈開。頂上一盞鋼絲繞成的掛燈,也出自江老師的構想,嚴總裁說有人形容這盞燈好比天使之光降落凡間,我則看似百年廟的焚香裊裊繚繞敬天。

攝影 : 琪愛分享

在水一方:
靜池與勤誠館

有別於承翰館和筑弘亭的出眾與遼闊,下坡區域的建築量體雖小,但建築師刻意保留了它們源起的故事性,呈現出各自獨立又互為一體的多元樣貌。這裡有江老師的日常駐足,還有他有意無意的佈下和「聲音」有關的元素,越靜,越有聲。

旅人必訪的靜池,兩端分別坐落信義館(第一展覽廳)和勤誠館(第二展覽廳)。靜池上有一張椅,可以靜靜坐著看天空的倒影,也能透過一扇方窗望見海洋。方窗的位置極為巧妙,遇到視線晴朗時,綠島會恰恰停泊在框裡。

聽說靜池是江老師花最多時間調整的景觀。最初設計並未開窗,是他反覆推敲尺寸和位置,才找到適合所有年齡都可舒適觀海的比例,開了這道很有禪意的方窗。天空、建築、微風和海景匯聚在這一池水上,他工作累了會來這裡坐著,那日到訪時也見到他平日裡喜歡看燕子輕點水波的可愛景象,這份幸福感,就是他靜靜送上的愛。

攝影 : 琪愛分享

詩成樂,樂入畫
德布西在江賢二的畫上

勤誠館由江老師原本的畫室擴建而成,也是這場變身旅程的起點。場館在2022年短暫開幕後,持續整修及優化,外牆上半部採用黑色金屬材質,下半部則是江老師試驗多次,以清水混凝土構成的灰色方形格,打造「簡單而不單調」的江式美學。

往勤誠館的路上,會經過一道由《銀湖》系列作品構成黑白靜謐的長廊,由此通向江賢二的音樂世界。

走時別忘了低頭看,江老師對於美的巧思,是連地面也沒放過。在不舖泥磚的地方植上綠草,刻意排列的長短參差,好似鍵盤上的黑白跳躍,是的,因為古典音樂是他在創作路上的重要陪伴,而德布西的《月光》更猶如初戀情人般的存在。

童趣盎然的鋪陳間接帶出了勤誠館的展覽主題。

攝影 : 琪愛分享

勤誠館的展覽以「音樂與自然」為題,音樂的抽象性透過藝術家的獨特表達,打破無聲與有聲、可視與不可見的藩籬。

當《乘著歌聲的翅膀13-10》和十二幅聯作《德布西-鍵盤》一左一右的相迎,正前方還有2025年新作《牧神的午後25》,走進勤誠館是種很神奇的體驗,館內明明寧靜,為何樂音飄揚?這就是藝術家的超能力,將音樂的不可見,畫為可視之美,轉譯的如此渾然天成,我是完完全全的信服,每回觀賞都難以分辨心中響起的究竟源於目光還是耳朵,江賢二作品裡的音樂性,使人重新領會藝術創作的無所不能!

攝影 : 琪愛分

孤獨的深處
是靈魂的所在

冥想空間是藏在勤誠館裡的心靈秘境,來訪時絕不能錯過,其空間概念也曾在2023年登上「數位冥想:江賢二光影沉浸展」,是林友寒建築師特別為江老師打造,面積狹長又施作弧形的天花板,工程難度讓江老師形容像是在做工藝品。

可能是太過情有獨鍾,所以感覺它牆面的灰也與別處不同,像摻了點暖色調,有洞窟般的莊嚴神秘,卻絲毫不冷漠。這裡白天時故意不開燈,只靠自然光從頂上的一道開口穿過,傘狀光影會不偏不倚打在牆中央的一幅白色十字架上,就像舞台劇用燈光召喚主角,神聖氛圍宛若中古世紀的修道院。

攝影 : 琪愛分享

數十幅畫圍繞著精神性的主軸,不少陳年作品已有些裂損,安放在冥想空間裡,卻有恰到好處。它們裹著的厚重油彩,顯示藝術家早年的孤寂追尋,斑駁則似如今的自由自在。進到這裡來不能掉以輕心,只要心一靜,就好像隱約聽到它們呢喃: 歲月啊~ 不可逆,老壞了肉體;靈魂哪~ 更當昇華,才不枉數十載人身一趟。

攝影 : 琪愛分享

關於江賢二藝術園區,實在有太多看點難以盡述,本文謹以「兩館一池」帶領大家淺嚐。我們可以想出幾十個應該到訪的理由,譬如:來看江賢二的畫、看江賢二的雕塑、想要遇到江賢二、好久沒來台東了、想念太平洋、或只是想要來這邊打卡拍照…,但總歸必須親訪才能帶回屬於自己的體驗,而我們能保證,必定是超越預期的豐盛。

江老師從年輕時就不斷思考藝術家對於社會的貢獻是什麼,所以一有機會就想回饋。30年前,每年夏天,他將自己在紐約長島的工作室開放給遊客參觀,搬到台東後,這個念頭又升起,所以才有了這座要送給花東、整個社會,尤其是給下一代的藝術園區。

攝影 : 琪愛分享

走訪藝術園區,像在江賢二的心上走了一回。「愛」、「希望」、「和平」、「慈悲」的文字,出現在畫作裡,也鑄在建築體上的,傳達他對現今世界的人道關懷,以及淨化人心的藝術信仰。

「我始終相信,藝術可以淨化人心。」我們也相信,每一位到過江賢二藝術園區的人,也都會如此相信。

攝影 : 琪愛分享
0 comment
2

You may also like